摘要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新城建設加速推進,生機蓬勃。作為深圳最年輕的法院,也是為深汕合作區這塊"飛地"提供司法保障的法院,深汕法院如何滿足全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更加公正、高效、便捷司法的需求?如何突破地域距離,實現跨區域立案?當事人不在區里,審判工作如何順利進行?這些都是深汕法院建院以來面臨的難題與挑戰。面對這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深汕法院走上了一條加快智慧法院建設、向科技借力維護公平正義的快車道。具體情況,一起跟隨望鵬君來了解一下。
作為深圳最年輕的法院,深汕法院開局就乘上"智慧"的快車,在建院初期便踐行"大數據"理念,運用"互聯網+"思維,高起點前瞻布局,推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在法院工作中的廣泛運用,建設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智慧法院。目前,"指尖"立案、"云端"辦案、智慧司法管理已成為深汕法院的常態化工作模式。
切實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
沒有智能化就沒有便捷化。深汕法院深諳此道,并以實干篤定前行。
"你好,歡迎來到深汕法院,請問需要什么幫助?"深汕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內,智能法律機器人眨著大眼睛詢問前來辦事的當事人。
"請問你們法院可以進行網上立案嗎?""可以,您只要輸入身份信息,上傳證據材料、起訴狀、委托材料等所需資料,就可以在網上進行立案。"近日,遠在惠州的王律師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順利地進行了網上立案,連聲稱贊"智慧法院"帶來的便捷性,為代理律師省去了來回奔波之苦。
根據深汕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員介紹,當事人可以通過"廣東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等線上平臺進行網上立案。這一做法打破了地域局限,實現了跨域立案,滿足了當事人"足不出戶"辦理訴訟業務的需求。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2月24日,深汕法院網上立案率達到82.85%。
目前,深汕法院已完成自助立案終端、訴訟服務自助終端、訴訟風險評估系統、遠程視頻調解室和無聲叫號系統等功能建設,打造"廳網線巡"一體化的訴訟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群眾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人性化的訴訟服務,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切實讓司法服務更便捷高效,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
助力審判能力現代化
"被告人,你對起訴書指控你的犯罪事實有無異議,是否認罪?"
"報告法官,我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意見,我認罪。"
2021年2月2日下午,深汕法院第一審判庭,審判員正與犯罪嫌疑人通過遠程視頻進行庭審對話,整個庭審過程規范有序,聲音、畫面清晰流暢。
這是深汕法院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履行審判職能的一個縮影。深汕法院自2020年8月31日揭牌成立以來,立足區域實際,主動順應時代發展,以"要把深汕法院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法院"為目標,開展了以信息化助力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建設工作,有力提升了審判質效。
此外,深汕法院全面推行"庭審數字化記錄",研發"左看右寫"分屏軟件,安裝裁判文書輔助生成系統,為高效審判提供便捷支持和有力保障;依托"移動微法院""E網送達"等線上平臺,開展網上文書送達工作,方便群眾訴訟的同時為法官減負、為審判提速,逐步探索形成"信息化+審判"的智慧審判模式。
優化司法資源配置
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法院建設,深刻地鑲嵌進了深汕法院精細化管理的工作之中。
為更加系統化、精細化地解決電子卷宗的歸檔問題,深汕法院依托電子卷宗系統實現了程序性文書自動歸目,證據材料與卷宗目錄智能匹配,頁碼封面自動生成等流程,有效地減輕了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的工作負擔。
深汕法院還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數字化會議系統,支持遠程業務、遠程視頻會議、在線培訓等應用,開展線上辦公,有效減少資源浪費,提升法院行政工作效率,促進科學化辦公,優化司法資源配置。
足不出戶就能立案、相隔千里打官司、訴訟事項掌上辦理······"智慧"已成為深汕法院的底座基石。未來,深汕法院將進一步創新思路舉措,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步伐,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探索兼具深圳基因與深汕特色的審判運行新模式,讓便民利民服務落到實處,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通訊員/深汕法院 周其麗
深汕特別合作區融媒體中心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