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兩會正式拉開帷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綱要草案明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同時提出包括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10個數字化應用場景。
多措并舉推進"智能交通"高質量發展
交通歷來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有著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就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這是我國第一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中長期規劃綱要?!毒V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該《綱要》的出臺對交通行業創新驅動和智慧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其內容與兩會綱要草案提到的"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推進智能交通數字化應用場景"等關鍵詞不謀而合。
眼控科技助力構建交通管理新格局
近年來,城市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車路等交通要素急劇增長,交通管理工作迎來新的挑戰,面臨公眾在途時間增加、交通事件響應速度慢、交管信息共享率低、停車信息少停車難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將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目前,向數據要效率,向科技要警力成為公安交管的必然選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交通管理和公眾出行已成趨勢。眼控科技依托將"AI+云計算"賦能智慧交通建設,分別從指揮調度、特殊車輛監管、交通管理、督查布控、態勢監控、執法管理、特勤護衛、信息發布八個維度打造"智慧交通超腦"解決方案。
在變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謀布局。國內國際新形勢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出了新要求。今年兩會頻繁提及"數字+",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將釋放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新機遇,同時還也將營造良好數字生態,讓民生保障更貼心、社會治理更智慧、政務服務更完善,讓數字中國建設浪潮更好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