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8月1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蓋鵬 通訊員 袁傳文) 今年以來,高新區法院緊扣上級法院工作要求,用小改革、微創新推動執行工作效率最大化。上半年,新收執行案件312件,結案307件,其中,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執結率、結案平均用時等多項指標位列全市法院第一位,執結率、執行完畢率等指標位居前三。
制度流程微改革
服務群眾便利化
在執行立案階段,明確由立案人員負責審查法律文書是否生效,著力解決當事人提供法律文書生效證明難的問題。在案款發放階段,修訂《高新區人民法院執行案款管理規定》,明確申請人立案時一并填寫《銀行賬戶結算確認書》作為領取執行款依據,資金到法院后及時審批發放,當事人無需再提交其他領款材料,著力解決申請人多次跑路、手續繁瑣、審批拖延問題,今年以來,為當事人提供便利200余人次,案款發放平均用時由修訂前的30天縮短至15天。
執行模式微優化
案件訴執實質化
強化執行案件繁簡分流,大力推進速執工作開展,力求用絕大多數案件的快執,帶動整體執行工作效率的提升。選擇執行工作經驗豐富、效率高的1名員額法官和2名執行助理,組成速執團隊,重點對涉足額保全、勞動爭議、知識產權、標的額較小的金融案件進行速執快辦,今年以來,速執案件64件,結案57件,平均用時均在20天以內。堅持常態化開展專項執行活動,加大對涉民生、金融及黨政案件的執行力度,今年以來,開展專項執行活動6次,執結案件8件,達成和解案件8件,到位金額50余萬元。
工作方式微轉變
智慧執行常態化
充分發揮"智慧執行"APP作用,通過拍照、錄音、錄像等功能,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工作全程留痕,"智慧執行"APP留痕案件覆蓋率達75%。善用網絡執行查控被執行人財產,采取查封措施296案次,凍結、扣劃266案次。推行網絡司法拍賣,采取當事人自行協商或向有關部門詢價確定起拍價等做法,構建司法網拍新模式,累計查封、拍賣被執行人財產184件,拍賣成交35案,成交額4176萬元,實現受眾率高、溢價率高,成本低、投訴低的良好效果。
涉企執行微創新
案件和解優先化
為優化營商環境,對民營企業作為被執行人案件,實行"執行和解"優先原則。對暫時陷入困境但具有發展潛力的被執行企業,盡量采取對企業生產經營損害較小的強制措施,引導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實現互利共贏。今年以來,成功促成被執行企業與申請人達成執行和解分期履行案件31件,申請執行標的額達220萬余元,幫助6家被執行民營企業渡過經濟困境,為轄區營造了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 李蕾
本文來自【煙臺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