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沒有司機,汽車在城市道路上平穩流暢地打燈變道、遇到紅燈及時停車、方向盤自動轉動,這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8月1日起,深圳允許無人駕駛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8月8日,自動駕駛出租車"上線"武漢市經開區和重慶市永川區的特定區域。近日,"自動駕駛"再次成為網絡熱詞,吸引了很多網友的目光。那么,濟南的自動駕駛汽車情況如何?昨日,記者探訪了位于萊蕪區的山東高速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得知這里不但有品類眾多的自動駕駛汽車經常測試,還有車路協同、智慧交通等各種場景值得期待。
"這里是山東省最復雜的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有橋梁,有隧道,還有陡坡,路況非常復雜,恰好是自動駕駛汽車最佳的高速公路復雜場景測試區。"山東高速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高速公路安裝智慧大腦,讓‘人車客貨’實現互聯互通,這不是憑空幻想的科技預言,而是可以隨時開啟的數字化旅程。山東高速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以下簡稱‘測試基地’)利用濱萊高速改擴建項目中原址保留的26公里真實高速公路,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升改造而成。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的示范性工程。該項目符合國家交通強國建設的總體綱要,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的鼓勵類科技服務業。項目將極大促進我省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及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戰略意義巨大。"
據介紹,濱萊高速改擴建后,中間一段26公里的高速公路不再使用??墒?,直接廢棄了太可惜。山東高速集團綜合考慮后,決定響應國家號召,"變廢為寶"將其改造成自動駕駛汽車及車路協同等的測試場地,為新產業提供助力,讓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為了有效加強測試基地建設,增加行業領導力,拓展商業空間,測試基地積極申報各項資質。2020年12月,被授予"濟南市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2021年9月,測試基地通過中國公路學會組織開展的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被授予"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2021年11月,獲得交通運輸部認定"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成為第8個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2021年12月,被授予"山東省交通運輸科普基地"。
"我們不遠千里來到濟南測試各種自動駕駛汽車,就是看好這個測試基地的復雜地形及氣象條件??梢赃@么說,濟南這個測試基地是我們最喜歡的。在出現暴雪天氣的時候,這里的路況甚至可以用‘極為復雜’來形容。"一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不但要測試正常情況下自動駕駛汽車的各種性能,還要測試極端情況下的,這些場景可能是普通司機一輩子都碰不到一次的情況。比如,你正坐著自動駕駛汽車前行,突然有一輛小客車在前面擠入你的車道,距離你30米處緊急剎車停下,你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怎么處置?這樣極端情況下的場景,我們測試了很多。"
自動駕駛汽車在業內又叫"聰明的車",說明其與普通汽車區別很大?,F在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最大擔憂就是安全性,但對測試人員來說,這遠遠不夠。"首先,你得注意自動駕駛汽車的舒適度,不能急剎急停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坐一會自動駕駛汽車就把人晃暈車了,下來直嘔吐,這樣的汽車怎么可能有賣點?其次,自動駕駛汽車不能影響其他汽車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不能亂闖亂擠,影響大家正常的交通習慣。"上述現場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目前已經有近10家企業駐扎在測試基地測試他們的自動駕駛汽車,有大型貨車,也有小型客車,品類繁多。
除了給各自動駕駛汽車廠家提供測試場所外,測試基地還積極探索車路協同、智慧交通產業等,為山東"智慧的路"提供試驗路段。
據介紹,測試基地立足山東高速集團智慧高速發展戰略,緊跟產業發展動態,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取得了不少突破。首先,智慧高速關鍵路側設備測試和方案驗證工作進展順利。測試基地作為重要的科研創新平臺,為智慧高速設備選型、應用場景構建、設備優化部署、方案論證提供測試驗證平臺;為創新應用落地提供足尺科研測試場地平臺;為科研課題申報執行提供支撐平臺。為京臺南智慧高速和1號高速關鍵路側設備測試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正在開展濟青高速中線智慧高速設備測試和方案驗證工作。
第三,積極推進科研創新。測試基地作為重要的智慧高速、車路協同測試驗證平臺,可以有效支撐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技術方案、標準和監管制度的測試和驗證。作為主體或重要參與單位,已開展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的執行、申報、相關標準制定工作。積極與交通運輸、工信、發改委等溝通,緊盯產業動態和政策方向,申請相關政策、資金支持。
建設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是山東高速踐行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的具體行動,更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引領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抓手。未來,測試基地將聚集一批車路協同領域科技創新公司,產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帶動一批相關產業化應用,形成一批相關行業標準,培養一批車路協同領域杰出人才,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