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曉璇 崔文燦?
2022年高(中)考招生全媒體宣傳攻堅戰已然落下帷幕。這是羊城晚報教育健康部成立以來,與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聯手打贏的一場全媒體垂直服務的攻堅戰?;厥讋倓傔^去的五六月份招生季,"累"是一個字,但團隊的成長卻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相比報社其他大型系列,"云"——視頻直(錄)播是這個策劃最獨特之處。
出新出彩,為羊城派帶來兩百多萬人次的觀看量
每一年的招生季,是教育板塊最忙碌的季節。由于媒體同行之間的競爭也陷入了內卷,所以今年的招生宣傳策劃壓力特別大。如何出新出彩,吸引學校選擇羊晚的全媒體平臺?如何保證品質,讓羊晚的產品得到認可和傳播?……這些早已不是只停留于文字,而是集結了溝通、策劃、文案、主持、拍攝、導播、平臺推廣于一體的專業服務。
好在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做了不少云探校、云見面會的案例,使得我們在推廣時有了底氣和優勢。今年最值得一提的是,執信中學和廣雅中學的招生宣傳都獨家選擇了羊晚,兩個學校的校長親自帶著羊晚的記者主持人探訪新校區,我們甚至把演播室搬到了執信中學,現場直播"你問,校長答"的云問答專場。不斷創新的直播形式,受到了讀者們極大的關注,其中執信相關直播總閱讀量超過60萬,今年中考公布的執信天河校區分數線超過本部這一結果,也說明我們的宣傳頗有成效。
此外,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同樣以云見面會的形式集結了中學和高校,分別策劃了中考填報志愿云見面會和廣東高招云見面會,共有60多所學校參與了兩場活動,兩場云見面會在羊城派分別進行全天候的直播,端內總觀看量突破百萬人次。
統計發現,今年招生季,教育研究院和教育健康部策劃了包括云探校、《中考策》《高考策》、云見面會等全媒體產品,覆蓋報紙專題、直播、錄播、短視頻、MV、訪談等形式,大約20場次的新媒體直播,服務了十多萬的中考生和高考生,為羊城派累計帶來了兩百多萬人次的觀看量。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在這場全媒體垂直服務的攻堅戰中,加速了教育健康部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型,他們參與策劃、撰寫腳本、出鏡主持、負責項目聯絡和對接等,打破了傳統的只是撰寫新聞稿的單一性。這場高(中)考招生全媒體宣傳攻堅戰融合改革的成果,也讓教育健康部兼顧新聞與產業化的獨特性得到充分體現。
云探校,揭秘攻堅戰背后的故事
這場全媒體宣傳攻堅戰,背后有怎樣的故事,有什么值得與大家分享的經驗?這里重點跟大家分享云探校的經驗。想做好云探校,大致需要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
實地踩點,與出鏡人提前溝通
首先就是聯絡和踩點,這是腳本寫作的靈感來源。云探校目的是帶大家走進學校,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喜好,有的"佛系",有的卻要求頗細,面對不同學校的需求,在踩點時要和學校充分溝通,確定錄制時使用哪種形式:是直播還是錄播?采訪地點選擇在哪?記者要帶著一雙觀察的眼睛進入校園,善于抓取學校亮點,并和校方敲定錄制場景和講解內容,在踩點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初步的采訪,為寫作腳本積累素材。
當然,踩點時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提前和出鏡"演員"接觸,彼此熟絡,這樣真正錄制時彼此距離感減少,后期錄制會更加輕松。要知道,很多人其實并不太擅長在鏡頭前講話,開錄之前的溝通,讓大家提前熟悉,能很大程度緩解受訪者的緊張,幫助他更加輕松地在鏡頭前表達,所以踩點是記者提前熟悉直播環境和人物的重要機會,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
第二步?
燒腦寫腳本,決定云探校是否成功
第二步當然就是腳本寫作了,也是燒腦的過程。好的腳本是云探校成功的一半,如何把腳本寫得有趣、有亮點、吸引人,很是關鍵。
如果記者不是"天賦型主持",那么請把腳本盡量做細,這樣做一來可以給學校留下好的印象,二來也將使拍攝、剪輯更加順暢。寫腳本時,要考慮到寫的內容是否是學校想宣傳的?呈現的場景吸引人嗎?拍攝是否好操作?現場的網絡條件怎么樣?真正直播時會不會出現信號不良的可能?當天天氣是不是適合戶外錄制?如果天氣惡劣,有沒有備選方案?……
第三步
現場拍攝,應對隨時發生的"尷尬"事
第三步就是現場拍攝了。真正錄制現場不會完全按照腳本來進行,"劇情"可能隨時發生變化。以下"尷尬"場景隨時可能發生:
1
受訪者太能說,記者無法控場。這樣的受訪者往往是學校領導,他們有著豐富的鏡頭經驗,往往侃侃而談,忘記"剎車"。
2
受訪者面對鏡頭過于緊張。有一些受訪者應對媒體經驗不足,在私下閑聊時候,金句頻出,溝通特別順暢,但當機器一架,燈光一打,他馬上就會陷入到一種比較尷尬、甚至是語無倫次的境地。
3
臨場被"加戲"。真正拍攝的時候,學校發現還有之前踩點遺漏的亮點,于是馬上現場臨時加戲,這很考驗主持人和"演員"的現場發揮能力。
此外,現場的各種突發還包括(但不限于)記者嘴瓢忘詞、冷場、天氣忽降大雨、電池電量耗光等"尷尬"之事……怎么辦?應對的辦法只有一個:準備準備再準備!淡定淡定再淡定!
第四步?
錄播剪輯,不允許一秒鐘的差錯
云探校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真直播,一種是錄播后進行剪輯加工。如果是真直播,那就不需要剪輯,但由于很多出鏡人面對鏡頭會怯場,所以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是錄播后再剪輯處理。后者的工作量往往是真直播的好幾倍,但假如客戶有要求,我們就必須配合。
相比真直播的現場決定一切,錄播卻對剪輯要求非常高:質量要貫徹到每一秒、每一幀,只要稍微有一個地方卡頓或者不滿意,甲方就會不停地要求改,改到滿意為止。當然,剪輯反過來也檢驗了拍攝水平,比如是否有足夠多的專場鏡頭,拍攝的時候是否構圖合理等。
其實,云探校只是在媒體融合改革探索中,我們嘗試探索的一種全媒體展現的形式。在要求不斷創新專業服務的當下,它隨時可能被替代。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緊緊抓住全媒體改革的核心,抓住客戶需求的關鍵,同時不斷突破自己,大膽邁出轉型的第一步,那么路就一定是越走越寬。
作者簡介
陳曉璇
羊城晚報
教育健康部副主任
教育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教育健康部全媒體記者